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茂哥海外生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茂哥海外生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趁着大超市打折,小超市老板到大超市进货,大超市不卖这件事?
购物太多超市要求用现金,男子:你们这是在欺负人!
6月30日下午,凌师傅到杭州濮家新村华润万家去买酸奶,已经挑好了9箱酸奶,可收银台却告诉他,不能使用超市卡,想买的话得用现金结算。凌师傅很纳闷,他早上买的比现在的还要多,都还好好的,可以用超市卡结算,怎么到下午就不行了呢?虽然自己买的是打折产品,但是超市卡是通过正规流程办理的,打折商品上也没有写明不能用超市卡啊。他觉得很纳闷,就要求收银员把经理叫来,他要跟经理当面理论。
等了一个多小时,经理才过来。他告诉凌师傅:“你不是正常的客户。”经理说打折的商品是单品,数量有限,凌师傅上午已经买了一次了,足足买了800多块钱。下午又过来,选了700多的打折商品,而且也全是单品。正常的顾客哪里会一次性买这么多单品,都是一瓶或者几瓶酸奶,然后再买点其他的,很少又像凌师傅这样全部买酸奶,还买那么多的。希望凌师傅不要再买了,给其他真正的顾客留点,让他们也享受到超市的优惠。
虽然说凌师傅的做法有些不太地道,但规则是华润万家自己定的。超市没有把限购的规则写清楚,让人有机可乘,也怪不得别人。那么既然没有限购,那么凌师傅想买就应该卖给他,毕竟是也是大超市。因为对方是同行,买的单品数量太大,达不到吸引其他消费者的目的,就不卖给他,这让顾客们怎么看?他们会认为这家超市的信誉不行,出尔反尔。有网友总结得很到位:超市自己的锅,到头来还不想背了。
这种人就该被欺负,超市打折是为了让利于民,本着为居民服务的,你到好专空子坏了心眼的霸占市民的利益。充分说明另一个情况就是你的超市货源价格高,来占超市便宜!
引起了超市与市民共同愤怒!
其实你们都不懂,这绝对不是大超市在夯小超市,说不卖的一定是厂家而不是超市。大超市的话语权是你们想象不到的大的。超市里所有的促销打折都是厂家自己贴钱做的,大超市是收厂家的进场费、管理费一分钱不会少,还要逼着厂家出人出钱去促销,所有的质量问题保质期问题都是厂家的事,卖场觉对不会承担一点点责任和风险。所以说这就是垄断的好处。厂家是被压迫的对象,小超市是被挤压的对象。那么消费者呢,你以为你就能享受到大卖场的好了吗?当一个或几个卖场垄断了一个区域的零售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卖的东西要比外面贵很多,没错,你就是被宰的对象。不然那些厂家为什么装了孙子还要拼命挤大卖场呢?
从华润万家的角度看,可以理解,无论大小规模的超市,从市场出发都属于同业竞争。一般小服装店都会写“同行莫入,面斥不雅”,也是这个道理。超市和服装店没有核心竞争力,主要就是货源和价格,所以比较排斥。
另一方面,打折商品主要是为了吸引散户和普通消费者,它的销售策略在于捆绑销售。也就是说超市拿出若干低价商品(以***或低于***)售出,其目的在于让消费者在购买低价产品的同时带走一些正价产品。因此,很多低价产品都会写上一人限购一件。也就是说,一个人拿走一件打折商品,可以实现打折商品的效用最大化,让更多的人获得打折信息并带走正价商品。
小超市凌师傅的做法在华润万家看来,实属投机行为。低价买入高价卖出!
但从凌师傅的角度看,也无可厚非。进货当然是进物美价廉的商品,既然大超市在打折,我就做个勤劳的搬运工,从中获取正当收益,何乐而不为?我们熟悉的很多电商不也是在做同样的事情,从打折的海外平台购入商品,再加价卖给国内消费者。
华润万家的做法在凌师傅看来,实属无理取闹,我又不是买了不给钱,既非偷又非盗。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商家的规则没有制定完善,既然是个营销策略,就要把玩法说清楚,哪些人能玩哪些人不能玩。比如说限购、比如说同行莫入,日后有了***,也算是有据可依。不然这种情况,凌师傅就是把你的特价商品全搬空,您也不占理啊!
我是家族财富密码。更多的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头条号。关注不迷路。如果您觉得不错,麻烦您点个赞,更有丰厚奖品不定期回馈,谢谢!
这个和***黄牛的感觉差不多。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人喷?喷的都是小贩吧?超市不是因为亏钱才不愿意卖,是为了大部分顾客可以享受到折扣才制止。小贩低价买回去在提高价值卖和黄牛有何区别?支持小贩的人不是傻子就是黄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茂哥海外生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茂哥海外生活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