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你们以为的海外生活vs现实生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你们以为的海外生活vs现实生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以为不行的韩系车,在海外卖到脱销,到底是谁不懂车?
没有懂或不懂,只有适合和不适合
现代起亚汽车作为韩国汽车的标志品牌,在国内市场即将实现六连跌,市场份额持续大幅压缩,眼瞅着就快“不行”了;可是在美国市场里,现代起亚的销量超越福特和大众,市场表现相当抢眼,为何会有这种反差呢?
看到这种反差,极端一些的韩系汽车粉丝就会说“国人不懂车”,实际这都是废话。
不同市场需要不同品质的车辆,也需要不同的品牌,不能以美国市场流行什么品牌作为判断标准,中国不是美国,中国人不需要按照美国人的消费观来选车;反之,会有这种观点的人本身就已经“西化”了,其不具备基于市场的理性分析能力。
为何美国市场流行着韩国汽车呢?
其实在美国市场里流行着三大车系,其一是美国本土品牌,诸如福特、雪佛兰、道奇、吉姆西(GMC)、克尔维特等品牌,车型以高端皮卡和豪华越野车,大型厢式客车和本土品牌的跑车为主,克尔维特是雪佛兰旗下的跑车品牌,至今也被誉为“美国国宝级跑车品牌”。这些品牌的车辆价格相当高,即便是有些人看不上的皮卡车,其短轴两门或排半的版本,起售价都要重合宝马或奔驰的主流车;大型双排或后双轮皮卡车,价格普遍在5~10万美元区间,高端皮卡选项轻松超过10万美元。
第二类车是日系和韩系汽车,欧系汽车在夹缝之中,面向的市场很是小众,基本只有少数德裔美国人会选择;但基于德国和美国的长期文化对立,在美国驾驶德国车的基本会被视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说通透一些就是一些“不好处的家伙”。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这篇文章,里面讲到了美国人不喜欢德国车,德国人也不喜欢美国车的原因;不过其他欧系车还是有些美国佬会开的,比如意大利的一些高端品牌。
美国人为何不爱德国车?其中有两个深刻的原因
日系合韩系汽车是北美市场的占有率很高,究其原因当然是美国本土品牌的高端越野车、皮卡和跑车,面向的是美国少数的精英阶层;而美国的贫富差距是非常大的,“中产”在美国是个不太好界定的概念,比较清晰的差异是精英层和“基础生产力”的差异。美国有大量的低资产、零资产,甚至负资产家庭或个人,最高统计数据显示过其负资产超过30%,而零资产和低资产的占比就更高了,可是,就是这些零资产或负资产的美国人也得买车。
美国的公共交通并不便利,出行主要依靠自驾,而美国的国土面积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在美国生活总需要一辆汽车来通勤,可是美国本土品牌的车辆价格都很高,是一般家庭或个人所无法承受的。于是就只能选择其他车系的选项,欧系汽车的定位总想要看齐美国汽车,所以性价比也是不高,加之文化的对立也让美国主流社会排斥德国与其他欧洲汽车;所以最终就只有日系和韩系汽车可选,而有意思的是这两个车系的车辆定位都比较低,最终也就成为了主流之选。
在中国,中国汽车企业起步比较低,主攻的就是主流车市场;而主攻这块市场的正是日韩车企,如果日韩车企能够在车辆的性能价格比上做到超越国产汽车,那么其销量必然会足够高,曾经就是这样。
开始近些年的国产汽车成长速度飞快,车辆不论是性能、能耗、质量、设计等水平都高于日韩系车;这就显得日韩系车没有什么竞争力可言了,除非其品牌显得更加高端,品牌背后的文化也有吸引力,不过在文化复兴和西方文化入侵之战里,最终还是中国文化与中国品牌获胜。
国产汽车近几年加速冲高,出现了诸多红旗汽车、蔚来、理想、小鹏、问界、岚图、坦克,以及销量极高的比亚迪王朝汉唐系列;有了这些品牌的助力,整个中国汽车品牌的气质与形象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高端汽车阵营里,现在已经是推开日系和美系,国产汽车与德系BBA的最后一战。
也就是说日系和韩系汽车不仅在主流车阵营里比拼实力比不过,比品牌形象和气质也不行了,所以日、韩系车的失败是注定的;中国不缺少主流车制造企业,也不缺高端车制造厂商,这点与美国大不同。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懂不懂车,能以买不买韩系车作标准吗?韩国车之所以在欧美买的好无非就走低价倾销路线,为了与日系车抢市场,不惜代价狂送服务。如以同样销售模式用在中国市场,也不至于如今的门可罗雀的凄凉下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你们以为的海外生活vs现实生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你们以为的海外生活vs现实生活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