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把在海外生活经历写进简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把在海外生活经历写进简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境外履历怎么填?
填写境外履历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填写。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填写方式:
工作经历:填写工作经历时,需要按照时间顺序列出工作单位、工作时间、工作内容等信息。例如:2015年9月-2016年6月:某公司市场部经理2016年7月-2017年1月:某公司市场专员
教育经历:填写教育经历时,需要按照时间顺序列出学校、专业、学位等信息。例如:2012年9月-2016年6月:某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2016年7月-2019年6月:某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
培训经历:填写培训经历时,需要按照时间顺序列出培训单位、培训内容等信息。
34岁女博士,一直在国外,最近想回国工作,可投简历一周了都没一个电话,我该回来吗?
34岁女博士,一直在国外,最近想回国工作,可投简历一周了都没一个电话,我该回来吗?
如果放在十多年前,“博士”两个字可能会对用人单位引来尖叫,很多单位都会想方设法把博士们引进到自己的单位。即便是经济实力不够的单位,也会用软环境吸引博士加入。尤其是海外归来的博士,就更是抢手货。如果再加上一个硅谷回来的博士什么的,就不知道会被捧成怎么样了。
但是,随着博士数量越来越多,具有博士头衔的人越来越广,特别是一些在职人员通过各种非正常手段获得博士学位,博士的含金量也在打折扣。而全球金融危机后回归的一些博士,虽然有过这样或那样的经历。但是,回国收兵,许多并没有取得外界期待的业绩。相反,却给地方留下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也就使得用人单位在如何使用博士问题上,变得越来越谨慎了。
事实也是,博士能否引起单位的兴趣,最关键的还是能力,是能够给企业或单位带来效益和成果。如果仅仅具有博士学位,但能力不强,没有特点,也没有特长,那么,用人单位就不可能考虑,也不可能给予很高的待遇,甚至连接受的兴趣都没有。
那么,题主到底是什么原因无人问津的,需要具体分析。譬如专业不对口,譬如不懂得实际,又譬如没有具体的研究成果等。如果属于此类,自然不会有单位回复了。更何况,凡博士者,对待遇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所以,必须知彼知己,能够了解双方的结合点。不然,博士也不再是入职1金钥匙。
评论员李睿阳:
不知道题主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所以只能给出一个一般性的建议。
我们一条一条来分析。
首先,34岁。这个年龄在职场上,无论是对于男性还是女性来说,都是一个不算小的年纪了。在这个年纪,很多人都已经做上了中层的职务,得到了不错的薪酬;而未来的进一步的发展,就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态度了。题主既然已经34岁,就一定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究竟是什么,能够在哪些方面打败同年龄段的竞争对手,然后根据这个去找可能性比较大的岗位。
其次,博士。不知道题主是一直在做研究工作,还是说已经博士毕业工作了一段时间?如果是一直从事研究工作的话,可能当老师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一方面前面提到的年龄的影响可能不会那么大,另一方面对于自己研究的影响也会比较的小。而如果说已经出来工作了一段时间,就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看自己的经验会比较适合那些岗位。
第三,一直在国外。我们知道,即使是同一个岗位,在国内外的差别也会是比较大的。如果一直在国外工作的话,往往回国就会遇到不够接地气,不了解工作的“风土人情”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只能通过工作来解决,就成了一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一种回避的方法是,选择去国内的外企工作,这样里面的文化和管理可能相对会更加的适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把在海外生活经历写进简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把在海外生活经历写进简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