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父亲病重儿子在海外生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父亲病重儿子在海外生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独生子女嫁娶到国外后,父母病重都不能回来照顾,父母心里是一种什么样感受?
说说我的经历,供大家参考:我两个儿子,都留学后定居在囯外,因为从农村走出来,所以当地很多人羡慕的不得了。
现在我也漂泊在外带儿子的儿子,和全国各地会聚在这里的很多奶奶外婆们成了好朋友,大家经常相约相伴带着孙辈出来聊天,因为都是独生子女多,所以话题总离不开我们的将来。
囯外不象囯内,随便可以为父母走动,生老病死,病~最多一年回去看一次,几天时间,那就算不错了,也只有死后才能回去,那有什么用?当然能出来的都是高学历高智商的人,他们的工作生活都不错,因此父母也不会有经济负担,但精神上就看各位老人的思路了。
对于养老大体有三种想法(等孙辈大了不用我们了,我们也老了):
其一,回囯居家养老,实在生活不能自理了,选一个好点的养老院了却余生(虽然有点悲哀但也现实);
其二,一直随子女漂泊在外,有一天客死他乡(多数老人都购买了囯外保险),就把骨灰撒到大海里,活着为儿女们付出,死后随着大海周游列国了;
其三,唯唯诺诺,还没想好,边生活边思考,……
没什么感受,很骄傲自己把孩子培养的优秀。
从决定只要一个孩子,从一心一意用心付出和培养,早就料想过自己晚年的境况。我老公一直教育我不要多愁善感,随着年龄增加,越来越觉得老公说的是正确的,多愁善感只会打垮你的坚强。
我家女儿是独生女,今年九岁,我希望我的付出,能撑着她飞高飞的远。我希望她变成一个有能力的人,然后做自己想要的样子,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孩子本就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成年以后,更要学着接受孩子离开原生家庭的过程。然后做父母的,重新回归两口子相互扶持的日子。
我的女儿定居在美国。我就属于这种情况,我89岁的老妈住在养老院,每天都要去***照顾她,女儿生孩子,我一个人去美国照顾到外甥过了百岁。老公一人在家帮我照顾老妈。老公想外甥今年自己又去美国看看外甥,我自己在家照顾老妈。按理说老妈在养老院挺好的,就是自己的心里割舍不下。自己的心脏不太好,老公走了心脏病又犯了。到了晚间总怕眼睛一闭再睁不开了😄我不怕死,就怕万一死在家里没人知道,把家给熏臭了😄😄其实打女儿去美国开始,已经做好孤独度过后半生的准备了。孩子自打生下来就不是你的了,不是你的私有财产,她是借助你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她有照顾或不照顾你的权利(个人观点)。照顾与不照顾我都不会怨她,自己多保重自己,身体不好了就去养老院,有钱就去条件好点的,没钱就去差一点的,总归得有个去处,我希望就是安安静静度过余生(如果达到安乐死的标准做好安乐死😄)不奢求、不抱怨。
独生子女嫁娶到国外后,父母病重都不能回来照顾,父母心里可能有几分难过,几分凄凉,还有几分理解。
中国人都讲究养儿养女防老,如今上了年纪,身体有了重病。放在决大部分家庭,作子女的都会悉心照顾自己的老人。在医院里,早晨,伺候他们洗漱,为他们弄好早餐,中午,子女细心看他们打吊瓶,让老人踏实休息,晚上,更是随时待命,一有不舒服,马上为老人喊护士。
现如今,眼底下却没有儿女的身影,只有自己躺在冰凉的,洁白的病房里。看到别人的子女鞍前马后的照顾他们的爸妈,触目生情,在所难免,难过的心情,自然而然的生出来了。
现在,虽然说可通过***通话,但放下手机,不还是孤零零的一对老人吗。逢年过节的时候,别的人家的子女都携妻带子,大包小包,热热闹闹的回家和爸妈过节。一家人无比温馨的在一起吃团圆饭,和爸妈说说心里话,老人和他们的孙子享受天伦之乐。
看到此情此景,不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吗。眼前没有儿女的身影,有多少亲口想对他们说的话,而不能对他们说,有多少爱想给他们,而不能亲自给他们,想一想,不是让人觉得有几分凄凉吗?
子女若是因工作原因确实不能回来,老人应会理解他们。即使身患重病,迫切需要他们的关心照顾,还是要子女放心,让他们安心工作。老人不要有埋怨,难过,伤心,否则,重病的身体岂不是雪上加霜。所以,老人还是对子女几分理解,那样,对子女有好处,对自己也有好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父亲病重儿子在海外生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父亲病重儿子在海外生活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