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后代去海外生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后代去海外生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明朝时期国外是什么时?
明朝早期中亚、欧洲各国都还是封建社会,明朝中晚期时欧洲各国已逐渐向工业社会(也是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明朝时期欧洲有拜占庭帝国,位于欧洲东部,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
奥斯曼帝国,1299年至1853年。西班牙帝国 从16世纪中期开始,
16世纪至17世纪的西班牙正处于黄金时期,是欧洲无可争议的霸主,缔造了被后世称为“西班牙治下的和平”时代。
大英帝国自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逐渐取代西班牙,成为海上新兴的霸权国家,开始不断扩张海外殖民地成为新一代日不落帝国。
葡萄牙帝国是在16世纪—18世纪时一个全球性殖民地帝国。
中国明朝时期国外正在处于中世纪后期,并且国外这个时候开始了地理***现。
地理***现和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名为哥伦布大交换的植物,动物疾病人种和文化等交流,并引起了整个世界在生态上的巨大改变,大交换首先发生在疾病之浅,欧洲殖民者将天花等疾病传播给了美洲地区的人。
明朝时从海外引进来的所有物品?
明朝时从海外引进来的共有玉米、番薯、花生、辣椒、烟草、马铃薯、木瓜、番茄等八大农作物。
中国古代的农作物是由自己培植开始的,包括原始社会的粟、水稻、蔬菜、麻,商朝有黍、稷、麦、稻、桑、麻等等。而今天我们的食谱中有大量的农作物是自明朝引入的中国。中国大陆本身并无玉米、番薯、花生、辣椒、烟草、马铃薯、木瓜、番茄等八大农作物
为什么明朝禁止海外贸易?
第一,明朝是一个大陆国家,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业在社会生产中占有主导地位。由于明朝经济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因此明朝对外依赖度很低,尽管海洋贸易能够赚取一定的利润,但统治集团最关心的是如何加强统治,如何管理好国家。为了加强统治,他们把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他们实施严格的户籍管理,农民去哪都要有路引。商人虽然比农民要自由一些,但也强不到哪去,不仅生产被限制,进行贸易也被限制,别说出海贸易,就是国内贸易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事实上,明朝***对海外贸易存在深深的恐惧,他们认为海外贸易是造成国家不稳定的因素,特别是倭寇兴起后,海上威胁日益严重,明朝实施海禁是加强统治的一种表现。
第二,明朝时期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本质上还是封建落后的农业社会,落后的生产关系制约了海外贸易的发展。说白了,就是明朝缺乏对外贸易和扩张的动机。明朝既不需要海外的商品,也不需要海外贸易,反而进行大力压制,由此催生了走私猖獗的海商集团,并导致倭患日益严重,就这样明朝的海上贸易陷入了死循环,最终走进了死胡同,只能实施与世隔绝的海禁。
第三,明朝实施海禁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通过海禁垄断海外贸易。由于民间海外贸易被禁止,大明***通过郑和下西洋和藩属朝贡的贸易方式将海外商品在国内进行垄断销售,通过垄断获取了巨额利润。
明朝时,从美洲引进的高产作物有哪些?
1368年―1644年为明朝时期,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 新大陆。
1519年-1522年9月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途中找到了一条通往"南海"的峡道,即麦哲伦海峡。
一些美洲农作物开始传入西班牙殖民地菲律宾,再传到南 洋各地,最后传到中国。
明朝时期,传入中国的美洲农作物有:
玉米,一种禾本科的草本植物,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 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现在玉米不仅是重 要的粮食作物,在国际贸易上,玉米也是大宗交易的农产 品。
番薯即红薯,草本植物,生长能力极强,地下块茎和藤蔓 均可用于繁殖,产量特别高。在历史上闹饥荒时用红薯救过无数人的性命。目前,我国红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居 于世界首位,而且红薯营养丰富,红薯叶还被称为人身草 !
土豆,明朝引入我国,耐寒耐旱,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 种植,产量也非常可观,一直被广泛流传,薯条、炸土豆 、土豆粉已经成为全球性食物,所以土豆需求量也日益增 多,国家对红薯的种植也有很多推广政策。
花生,同样是明朝引进的食物,可以做油料也可以直接吃 ,花生的枝叶还有大量养分,还被用于饲养家畜,花生可 谓全身是宝。
除此之外,还有南瓜、辣椒、番茄、菠萝、烟草等近30种 。
明朝大量引进美洲作物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 农业产量,为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后代去海外生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后代去海外生活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