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海外生活面面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海外生活面面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无理数e的来历?
错误的讲连续复利计算300多年了,现在国内外经济数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工程经济学、公司理财、衍生工具等教材中都在讲授,但这种方法是错误的。怎么才能改变这一局面?
我们从严格数学推理看一下连续复利计算的推导错了没有?
连续复利法***是,根据小学学到的复利公式(所谓不连续复利计算公式)
A(t)=A。(1+r)^t
将一年分成m次计算,每次利率取为r/m,这样一年计算m次 ,t年计算mt次,于是就有复利分期计算公式
A(t)=A。(1+r/m)^(mt)
令m趋于无穷大,得出所谓连续复利公式
A(t)=A。e^(rt)。
一 这个方法推导出”连续计算”吗?
这种推导过程中的三个函数
A。(1+r)^t
A。(1+r/m)^(mt)
A。e^(rt)中的时间变量t取值根本没有变化,A。(1+r)^t中时间变量只取整数,A。e^(rt)中的时间变量还是只取整数,这个推导没有推导出”连续计算”啊。
二 根据
A(t)=A。(1+r)^t推导出
A(t)=A。e^(rt)
就是根据。A。(1+10%)^t推导出
A。e^(0.1t)=A。(1+10.517%)^t。就是根据10%推导出10.517%,这是用任何数学知识都推导不出来的吧。
这就足以说明连续复利法是错误的吧,我们还可以从其它角度看连续复利计算的错误。
30多年来,我为此多次发表文章,中国知网上可看到这些文章。但国内外多门课程都还在讲这种错误的计算。
看下边3篇。
1 1988年中国数学学会办的数学刊物《数学的实践与认识》上有文章《关于所谓增长率的连续计算问题》 ,这篇文章从生物种群繁殖的角度上分析了连续复利法的错误。
2.2014年发表在《金融经济》上的文章《国外教材中关于连续复利讲述的种种错误》,文章分析了五门课程中的五种不同的错误解释或应用。
3.2018年发在《金融经济》上的文章《连续复利错误面面观》,文章摘要中指出,“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没有看到这种连续复利的错误”
这错误存在了300多年,现在还在错着。怎么改正这一问题?
格非的作品有什么样打动人心的特色?
格非,中国当代实力派作家,清华大学教授。1964年生于江苏丹徒;1981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从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开始,迄今已创作出版长篇***Ⅸ敌人》、《边缘》、《格非作品系列:欲望的旗帜》以及“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和“春尽江南》;中短篇***集《迷舟》、《唿哨》、《雨季的感觉》、《青黄》、《戒指花》等。另有论著和散文随笔“***艺术面面观》、《***叙事研究》、《格非散文》、《塞壬的歌声》、《文学的邀约》等多部。格非属于擅长对文学、社会、历史等问题做深入思考的学者型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坚韧、优雅、准确、睿智等特质,在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风格鲜明;曾获得“2004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2004年度长篇***排行榜”第一名、“第二届21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第三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第一名、《新京报》“2011年度文学类致敬图书”等多种文学奖项。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意、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海外生活面面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海外生活面面观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