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海外生活导师招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海外生活导师招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般怎么口头称呼国外导师?
外国老师都比较在意别人对他们的称呼,而且他们并不喜欢学生称呼他们为teacher,也不要以Mr. Mrs 称呼,这样会显得很rude。最好是用“Dear Professor + Last-name.”
如果导师是有PhD学位,那最好称呼他为Dear Dr. + Last-name.因此,他要是拥有博士学位,就要称呼他为:Dear Dr Martin.
大家都是如何联系国外导师的?
大家好,我是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关注高校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要联系国外导师,通常都是到了硕士要申请出国读博士,博士申请联合培养或者申请做博士后,以及在职教师申请做访问学者。
联系导师的关键是找准目标。一旦我们打开国门,就会发现外面的学术世界无比广阔,好学校很多,好导师也很多,如果没有一点准备,绝对会挑花眼,最后反而一个也挑不上。所以,在满世界投申请之前,我们应该先聚焦一下,缩小一下自己的选择范围,以提高申请的成功率。
一般来说,我们选择这三类老师(或者团队)成功率会更高一些:
一是和自己研究方向高度一致的。国外博士、博士后除了语言外,一般没有其他考试,导师挑博士纯粹看研究需求。研究方向不合适,你其他方面再优秀也白搭。国外导师是不大可能像中国高校那样,还能跨学科招生,甚至文科生考理工科研究生。最好的情况是你研究的和导师研究的是同一个东西,比如你做mofs材料,他也做mofs材料。
二是导师与国内大学的交流比较深入。世界这么大,国外导师并不一定非要招中国学生,印度学生,南美学生甚至非洲学生都有做得不错的。但如果导师与国内大学有深度的科研合作,他对中国学生就会有偏爱。事实上,这类老师是留学生的首选,因为很多都是中国导师直接推荐的。如果你的导师有这样的国外合作专家,你出国就简单多了。
三是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团队。就算是美国,也不是每所高校开放程度都很好,更不用说亚洲、欧洲的一些高校了,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团队里面全是一国人,那你申请的希望就小很多,如果外国人很多,特别是亚裔很多,那你就可以优先考虑。
不过,总的来说,最好的办法是别人给你推荐导师,比如你现在的导师、你的师兄师姐、你的校友等等。如果没有,你就要自己下功夫,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搜索相关论文(看论文的通讯作者),然后再到学校网站上去看这个老师的学术情况和团队情况,最后就是一个一个发邮件,然后耐心等待了。
国外有没有在职教师开设的补课班或家教?
其它国家不知道,棒子和小日本这两个国家的在职老师都是合法开展课后辅导的,说实话,这两个国家我都看不起,但是冒着被喷的风险不吐不快!这两个国家十年前我都去过,一个是旅游,一个是交流。十年前,人家的老师受尊重程度是国人理解不了的!能请得起在职教师上门辅导的绝对是当地富豪级人物,因为教师根本不屑于赚这个钱,相反的是觉的丢了老师的身份!国人永远不能理解他们对老师的尊重程度,一个家族能出一个教师,那绝对不亚于我们一家出个厅级干部的荣耀,老师坐公交老人都会主动让座,老师买东西有老师商店,享受最低折扣,老师去收费景点,费用全免,老师的收入是公务人员中最好的,老师可以在权限内对学生进行惩戒,甚至体罚!多的不说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海外生活导师招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海外生活导师招聘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