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曾国藩后人海外生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曾国藩后人海外生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把一个十二岁的小孩送到国外去学习难道真的是为了孩子着想吗?
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是在父母身边,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巨大,优质教育的核心并非求学的地点,而是原生家庭学识深厚程度。孩子太小,三观还没正式形成,此时去接受国外的教育会冲击之前接受过的传统教育,性格与思维方式可能受到不可逆的转变
当年大清朝时候官方组织少年出国留学,其中著名的有李四光、詹天佑等,他们都学成归国成为国家栋梁,名垂千古。而你们也是把幼小的孩子送到英国去留小学,就是因为英国的***政策打动了你们家长的心,以便利用孩子作为你们将来***的敲门砖,里里外外充满私心,完全不是为了孩子成才。其实十年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漫长的,从小过着背井离乡的生活,有时候还被当地人欺负。这一切值吗?再说了我们国家现在发展的很好,相信再过十年会更好,相对日薄西山的大英帝国,我们国家蒸蒸日上,到时候恐怕更多的是外国人想加入中国的国籍。
其实把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送到国外去学习真的沒有必要,我们可以从小留学生的历史起源;我国基础教育现状以及孩子安全等这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我国小留学生的历史起源
公元1872年,容闳提议“出国留学***”,得到了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清***先后共派出四批共120名学生赴美国留学,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12岁。
1872年8月11日,第一批幼童从上海出发,跨越太平洋,到了美国开启了他们长达15年的留学生涯。他们被分配到54户美国家庭中生活,这一群身穿緞袍,拖着长辫子的孩子,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小留学生。
这些孩子在美国学校接受西方的教育,过着美国式的生活,时间长了,他们渐渐融入美国社会,不愿意穿中式服装了,有的甚至还把辫子给剪掉,有的还信起了***教。他们的教材,学习的是自然科学知识,以及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所以慢慢地对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失去了兴趣,反而迷上了***、自由、民主之类的东西。有的还偷偷地和美国女孩谈情说爱,参加各类体育活动等。这些现象被清***的保守派看着是大逆不道,不可容忍的事。
1881年,原定15年的留学***被终止。120名留美学生,除先期不守纪律被遣返的9名、执意不归及病故者26名外,其余94人于1881年被分三批遣送回国。
第一批回国的21名学生被安排到电局学传电报;第二、三批学生回国有23名被安排到当时的新式企业,如福州船政局、上海机器局等,其余50名分别被安排到天津水师、机器、电报、鱼雷等处当差。这些留***童后来分散到政界、军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在他们中,有铁路工程师章天佑、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等,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知名人物。
二、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中国的教育不比美国的差,而且比美国的好。在中国不是念得最好的小孩,到美国中学、大学去念书,都会变成佼佼者,这说明中国的教育不错,确实压力很大,可是有效果。所以这些孩子去到美国的任何一所中学,任何一所大学,好的、不好的,所有的中国学生成绩平均起来都比美国学生好,这就证明中国的教育是成功的。”
我们还可以从PISA国际学生评估排名来看我国的基础教育水平。
PISA是国际公认的黄金排名,每个国家都是很重视的。它每三年对全球70多个国家的15岁的孩子进行考试,考试科目包括阅读、数学和科学,目的是评估每个国家的基础教育水平。
2015年,中国的基础教育派名是全球第10名(新加坡排名第一)。
2012年和2009年,中国在73个国家中排名第一。
2015年成绩不算很好,但是相比大多数西方国家,我们还是遥遥领先的。
从知识素养来看,我国的基础教育可以说是全球领先的。
再说,我国基础教育费用非常低,但总体教育水平却不低,***相对比较公平。
在英美国家,公立教育只提供比较低的教学标准,孩子虽然轻轻松松毕业,却很难考上好大学。
虽然中国基础教育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但可以肯定中国基础教育不比欧美国家差。
三、小留学生的人身安全令人担忧
少年儿童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都比较差,小小年纪背井离乡,寄居在一个陌生的家庭里,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1.人为风险。中小学生出国留学,由于社会阅历少,出现意外的可能性较多。
2.交友不慎,误入歧途。小留学生由于自我辨别能力差,经常和当地的小混混结交,结果自己也开始慢慢堕落,***、***成瘾,最后缺钱去抢劫。
3.突发***。在国外,常见的事故多为交通事故,财物遗失,生病等;此外还有种族、***、国际恐怖活动等。还有,像今年“***肺炎疫情”这样的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等。遇到这些***,小留学生就很难应对。
综上所述,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国,现在我国已经日益富强,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基础教育在世界排名更是名列前茅,所以,把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是没有必要的,甚至还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风险。
晋商乔家后代怎么样了?
晋商乔家是有名的富商,在清朝到民国时是晋商有名的代表。如果我们看过《乔家大院》的话,就会对乔家多少有点了解。乔家的创始人是乔贵发,他是贫苦的农民出身,真正的白手起家。到了我们熟悉一点乔致庸时期是乔家最为鼎盛的时候了,也就是《乔家大院》的原型代表了。随后到了清末时期乔家开始衰败了,之后又把仅有的一点产业上交给了***。
乔家最出名的就是他们的房产乔家大院了,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现在乔家的后人也有不少,大约有上千人,都分布在世界各地,从事着各行各业。人们都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一个人穷或是富,也都是有各个方面的原因的,对于富商的乔家来说也是一样,它不可能一直富下去,历经几代人,也终将衰落。
乔家在第三代传人乔致庸时期,是乔家最为辉煌的时期,乔致庸在接手乔家后,决心光复乔家,在经过他不懈努力下,乔家的生意也得以壮大,名下更是有“大德通和大德恒”两大票号遍布大江南北,乔家的钱庄、当铺、票号有上千处,鼎盛时期不亚于如今的四大银行,当时的乔家可为是富可敌国了。
到清末时期,乔家大价钱购地置房,修建了如今我们看到的“乔家大院”。侵华战争爆发时期,因当年乔致庸在杀洋浪潮中救过意大利的神父和修女,得到意大利***的颁奖并赠送国旗,在日本掠夺他们哪里时,看见了意大利国旗就并没有掠夺乔家大院,因为当时的日本和意大利的同盟国,所以才有了我们的旅游圣地“乔家大院”。
在经历时代的变换与几代的传承之后,乔家的后人也大多都没有从商了,和普通人一样,过起了平凡的生活。他们有教授、艺术家、公务人员等各行各业。比较出名的就是乔燕了,他是乔家第七代后人,是梨园昆曲传承人,我们所看过的《乔家大院》***剧就是她投资拍摄的,让我们看到了乔家的经商之道和处世之本。再有就是我们很少有人知道的章子怡,她也是乔家后人,她的外祖母乔毓玲是乔致庸的堂兄乔致远一脉的后人。
乔家是晋商清时的代表富商,历经过世纪的变换,有过中兴也有过衰败,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贫苦。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家族,能在一个风雨漂泊的年代里不断发展,也有它的处世之道。对于乔家,你们又了解多少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曾国藩后人海外生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曾国藩后人海外生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